【中國情人節乞巧節】七夕節的由來故事及習俗活動知多少?

七夕淵源一次看清

一講到情人節,在大家腦海中自動浮現的一定是3月14日情人節和白色情人節,畢竟是一年一度的商業大節,大家都在潛移默化之中被鋪天蓋地的宣傳無聲熏陶了……西方情人節大家就耳熟能詳,不過講到中國情人節,你的了解又有多少呢?中國情人節即農曆七月初七的七夕節,又名乞巧節,因為各種商業考量,現在已經被包裝成年度盛事。雖然味道變了,但亦因此才得以在逐漸衰退的傳統節日當中脫穎而出,走入大家的視野。為了令大家對這個節日有更多的認識,Artlife將會帶你深入了解這個神秘的七夕情人節的由来起源、故事、習俗以及慶祝活動!

1. 七夕節與乞巧節的關係

在搜索七夕資料的時候,你大概會偶然見到當中混雜著「乞巧節」這個節日名字,既然在這篇文章中特別提到乞巧,當然是和七夕有所關聯,那麼兩者究竟是什麼關係呢?其實……就是同一個節日……只是別名罷了。之後再見到乞巧節這個名字,千萬不要以為是亂入了。另外提提你,七夕還有七巧節、七姐誕的別稱!

7夕

2. 七夕節的由來

乞巧與七夕的由來

「乞巧」究竟是什麼意思呢?在中國古代社會,在經濟生產方面秉承著男耕女織的模式,女紅是家庭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也是女性獨有的經濟生產手段,故此女性相當重視自己的女紅技藝。為了令自己的針織工藝不斷進步,女紅業務不斷上升,因此衍生出乞巧節,從漢朝開始,會在農曆七月初七的七姐誕進行拜祭,希望得到七姐的神佑,令自己保持心靈手巧,工藝不斷提升。

雖然七夕乞巧伴隨著社會經濟模式的轉變,在現今社會已經息微,甚至被人遺忘背後的歷史典故。但這項習俗可是曾經在宋朝、元朝達到巔峰,變成極為隆重的慶祝盛事,會有專門售賣手工飾品的乞巧市,盛極一時。

七夕的故事

牛郎織女與情人節七夕由來

講到七夕情人節,當中最印象深刻的傳說一定是牛郎與織女的故事!故事相傳牛郎和已婚的哥哥一家一起居住,但嫂子看牛郎不順眼,總是找機會虐待他,想要分家趕走他。牛郎最後被趕出家門,只分得一頭年紀老邁無力耕作的牛。因為牛郎一直善意相待這頭老牛,具有靈性的老牛為了報恩,算準天上織女下凡遊玩的時間,想要撮合牛郎和織女。老牛告訴牛郎如果織女在天亮之前回不到天庭,就只能留在凡間。牛郎對其中一名織女一見鐘情,於是就趁其在河邊沐浴的時候偷走衣服,使其最後滯留犯賤。織女知道事實真相之後,沒有惱羞成怒,反而願意和牛郎共結連理,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,育有一兒一女,頗為生活幸福美滿。

可惜好景不長,天帝發現了牛郎織女的事情,於是命令王母娘娘捉拿織女返回天庭。王母娘娘為了避免牛郎追上,用頭上的金釵在身後用力一劃,產生出波濤洶湧的銀河,牛郎因此只能在銀河的一邊張望另一邊的織女。兩人堅貞的愛情感動了上天,因此得到特許,可以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在銀河上的喜鵲橋相會。因此,農曆七月初七當天就成為了紀念兩人的情人節。

科普一下,牛郎織女的故事是後於乞巧這一習俗出現,是之後才慢慢融入七夕當中。這一充滿愛情羅曼蒂克的元素,在時間的長河中逐步發酵,漸漸成為了這個節日的核心和主題,最終成為了大家熟知的中國情人節。

天文現象與七夕由來

作為知識型分享網站,Artlife知道大家都是好學的人,想要更加獨到地分析七夕起源?從天文角度考究七夕節的由來一樣得!其實在每年八月的時候,織女星會向西邊移動下滑,同時牛郎星會上升移動至夜空的中央。從牛郎星和織女星的位移上看,就好像是牛郎星在追逐織女星。

七夕節

3. 傳統七夕習俗

拜七姐乞巧

正所謂: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。」講到七夕香港的傳統習俗活動,現在還有不少長者會在當天進行「拜七姐」的習俗。不過目前香港只留下兩間七姐廟,分別是坪洲仙姐廟和西貢北十四鄉官坑七聖古廟(七姐廟)。如果你對香港本地廟宇和歷史有興趣的話,假期前往遊覽這兩間本地僅有的七姐廟古迹也是不錯的選擇呢!

七夕如何拜七姐?

第一,在紙扎鋪購買「七夕盤」,或者「拜七姐衣紙包」。
第二, 提供祭祀貢品,如七彩街衣、七姐衣、金銀衣紙張、菱角、楊桃、女性化妝品。

拜姻缘

七夕作為情人節,講到香港七夕情人節活動,自然拜姻緣是不可少的一環。關於這一習俗的話,香港島灣仔寶雲道情人石公園則是熱門地點!公園當中的情人石曾經被不少媒體報道過,據說相當靈驗,吸引不少單身男女前往祈求理想姻緣的到來,成為七夕好去處。如果錯過農曆七月初七,不必感到沮喪,其實每個月的農曆初六、十六、廿六都是拜姻緣的好時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