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到中文寫作,在你腦海中會有什麼印象浮現?中文寫作手法?修辭手法?還是DSE中文筆記?對於DSE中文考生來說,這一定不是什麼新鮮問題。不過講到中文修辭手法種類,你又有多少了解?修辭手法種類有多少?寫作手法修辭手法分別是?修辭手法定義是?以下修辭手法大全及修辭手法例子,將會為你一一解析!
1. 寫作手法修辭手法分別
簡單來說,修辭手法是寫作方法的一種。寫作手法包含寫作方法、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等,所以千萬不要把修辭手法寫作手法混淆。
2. 修辭手法定義
修辭手法即是在中文寫作時,對語言進行修飾和加工,增加文句表達效果的方法。修辭手法有哪些種類?如果細分中文修辭,其種類超過60多種。除非是牽涉到滲入的文本分析、學術研究,對於中文DSE考生來說,記住當中十多種修辭手法DSE便已經很足夠。
3. 中文修辭手法大全列表
3.1 比喻
| 比喻的定義 | 比喻的好處作用 |
---|
比喻 | 找出事物的共同點、相似點,將一種事物指成另一種事物的修辭手法,本體、喻體、比喻詞為比喻修辭的三要素 | 把抽象、深奧的事物或道理變得具體、生動、顯淺,使人更易理解所刻畫的事物或道理,同事使內容形象變得生動具體 |
比喻種類
比喻種類 | 定義 | 例子 |
---|
明喻 | 具備本體、喻體、比喻詞三要素,常用的比喻詞有像、好像、宛如、似的、猶如等 | 平靜的湖面就像一面鏡子。 |
暗喻 | 和明喻一樣,同樣有本體、喻體、比喻詞。分辨明喻暗喻則是通過比喻詞的使用,暗喻常用的比喻詞為是、成為、變成等 | 天上的星星是漁民的指路明燈。 |
借喻 | 在借喻句當中,只會出現喻體,喻體會直接取代本體 | 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。 |
3.2 用典
| 用典的定義 | 用典的好處作用 |
---|
用典 | 用典顧名思義,即是通過引經據典來提高言語的表達效果,例如格言、諺語、詩詞、歇後語、成語、典故等 | 訴諸權威,引用名言警句,加強文句的說服力 |
用典種類
用典種類 | 定義 | 例子 |
---|
明引 | 通過使用引號,直接引經據典 | 孟子曰:「君子有終身之憂。」(梁啟超最苦與最樂) 它似乎在默默告訴我們,「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」(杏林子生之歌) |
暗引 | 間接引用,在應用時沒有知名出處,把引文直接寫入文章或句子當中,不使用引號標示 | 養成運動家的風度,首先要認識君子之爭。(羅家倫運動家的風度) *君子之爭使用了暗引 |
3.3 對偶
| 對偶的定義 | 對偶的好處作用 | 例子 |
---|
對偶 | 對偶將字數相等、結構形式相同、意義對稱(表達意思類近)的兩個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辭手法 | 使得文句變得整齊、對稱,增加語言的節奏感、朗朗上口,添加音樂美 | 過五關,斬六將。 |
3.4 借代
| 借代的定義 | 借代的好處作用 | 例子 |
---|
借代 | 借代即是用利用事物的相關性或特征,以一物代替一物。不過需要留意的是,借代的事物需要讓人能容易聯想到本體 | 引起聯想,使事物本質更為突出,變得具體生動 | 臣本布衣,躬耕於南陽。 *布衣借代平民百姓 |
3.5 頂真
| 頂真的定義 | 頂真的好處作用 | 例子 |
---|
頂真 | 頂真,又叫頂針,意思是上句的結尾用字用詞用作下句的起首,即「AB,BC」的形式 | 這種中文修辭可以使句子呈現出整齊、緊湊的感覺,強化句子間的關聯性 | 軍書十二卷,卷卷有爺名。 |
3.6 襯托
| 襯托的定義 | 襯托的好處作用 |
---|
襯托 | 利用反面事物或者有差別的事物進行陪襯,突出欲描述的主體的修辭手法 | 通過反差事物進行陪襯,突出主體,使其形象更為鮮明,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|
襯托種類
襯托種類 | 定義 | 例子 |
---|
正襯 | 通過和主體相類似的次要事物進行正面陪襯 | 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倫送我情。 |
反襯 | 通過使用和主體有相反特征的事物進行反面襯托 | 他的年紀小,器量可大。 |
3.7 反問
| 反問的定義 | 反問的好處作用 | 例子 |
---|
反問 | 形式上是疑問句,但實際答案顯而易見,明知故問 | 強化感情表達,加深印象,以明知故問的形式引起讀者思考 | 天涯何處無芳草? |
3.8 排比
| 排比的定義 | 排比的好處作用 |
---|
排比 | 將三句或以上結構長度相似、語氣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辭手法 | 加強句子的語氣和表達效果、節奏感,增強表達氣勢 |
排比種類
排比種類 | 定義 | 例子 |
---|
單句排比 | 將三句或以上結構長度相似、語氣一致的單一句子排列在一起 | 坐山看虎鬥,借刀殺人,引火吹風,做乾岸兒,推倒油瓶不扶,都是全掛子的武藝。 |
複句排比 | 將三句或以上結構長度相似、語氣一致的複句排列在一起 | 燕子去了,有再來的時候;楊柳枯了,有再青的時候;桃花謝了,有再開的時候。 |
3.9 反語
| 反語的定義 | 反語的好處作用 | 例子 |
---|
反語 | 顧名思義,即是用和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進行表達 | 使語氣變得更為強烈,充滿幽默感或是諷刺性,加強文句表達效果、感染力 | 你真聰明! *實際上是說你蠢 |
3.10 呼告
| 呼告的定義 | 呼告的好處作用 | 例子 |
---|
反語 | 用驚歎的語氣,直接使用對話的形式進行呼喊表達的修辭手法 | 加強文句中情緒的表達和感染力,強化感情的表達效果,引起共鳴 | 孩子呀!阿爸也沒有任何怨言,只因這是生命中最沉重,也最甜蜜的負荷。 |
3.11 比擬
| 比擬的定義 | 比擬的好處作用 |
---|
比擬 | 簡單來說,就是把把A當作B來寫,即把人當作物來寫、把物當作人來寫、把物件A當作物件B來寫 | 增加文章的語言色彩,把描述事物寫得生動有趣,引起讀者的想象 |
比擬種類
比擬種類 | 定義 | 例子 |
---|
擬人 | 把事物當成人來寫,使事物擁有人的行為動作、思想感情等,或者是使用描寫人的詞語來描寫事物 | 真理可能被遮掩頃刻,真理卻永不會彎腰。 |
擬物 | 把人當作物來寫,或者把A當作B來寫 | 一聲歡呼,許多人都湧上來看了。 *把人當作海浪來寫 |
3.12 疊字
| 疊字的定義 | 疊字的好處作用 | 例子 |
---|
疊字 | 把兩個相同的字或者詞語重疊使用,當中有ABB式、AAB式、AABB式三種 | 增加文句的音律美,並且加強表達時的形象性 | 尋尋覓覓,冷冷清清,悽悽慘慘戚戚。 |
3.13 設問
| 設問的定義 | 設問的好處作用 | 例子 |
---|
設問 | 故意不直接講出答案,以提出問題的形式,自問自答意 | 引起讀者注意,進行思考,加強表達效果 | 人之為學有難易乎?學之,則難者亦易矣;不學,則易者亦難矣! |
3.14 誇飾
| 誇飾的定義 | 誇飾的好處作用 |
---|
誇飾 | 誇飾法,又稱誇張法,根據事物的客官特征或性質,進行刻意過分的修飾,以致與客觀事實相差甚遠 | 通過言過其實的修飾,達到一鳴驚人的效果,更加鮮明地刻畫事物的特點,加強表達效果,使文章變得生動,亦能夠表達作者對於描述事物的態度 |
誇飾種類
誇飾種類 | 定義 | 例子 |
---|
擴大誇張 | 誇大描述事物的性質、特征、程度等 | 白髮三千丈,緣愁似箇長。 |
縮小誇張 | 將事物的性質、特征、程度等縮小描述 | 香港這個彈丸之地。 |
超前誇張 | 把之後才發生的事情,說成現在已經發生了,或是形容是現在的狀況 | 他沒有胃口,飯還沒有入口,就已經飽了。 |
3.15 反復
| 反復的定義 | 反復的好處作用 |
---|
反復 | 有意地讓同一個句子或者詞語重複出現的修辭手法 | 有強調和加強語氣的作用,並且突出表現箇中情感 |
反復種類
反復誇飾種類 | 定義 | 例子 |
---|
連續反復 | 反覆出現的詞語或者句子中間沒有其他東西間隔 | 隨着夕陽的逐漸西沈,天空的霞光漸漸地淡下去了,淡下去了。 |
間隔反復 | 反覆出現的詞語或者句子中間有其他詞語或語句間隔 | 在運動場上他贏盡獎牌,出盡風頭,在學校裡他也是高材生,出盡風頭 。 |
3.16 對比
| 對比的定義 | 對比的好處作用 | 例子 |
---|
對比 | 通過將兩種不同的、對立的事物進行對比 | 將事物的差別、對立性充分表現出來,凸顯事物的本質,深化印象,並且加強文章的感染力 | 政之所興,在順民心;政之所廢,在逆民心。 |
3.17 層遞
| 層遞的定義 | 層遞的好處作用 | 例子 |
---|
層遞 | 按照事物的特征、性質,例如大小、長短、深淺、遠近等,一層一層地進行展現 | 使文章變得有條理,表達時更加流暢和有其實,強化情感感染效果 | 身修而後家齊,家齊而後國治,國治而後天下平。 |
3.18 雙關
| 雙關的定義 | 雙關的好處作用 |
---|
雙關 | 即一語雙關,利用詞語的多意性、發音等的特點,在使用一個詞語的同時可以同時表達到兩種事物或意義的修辭手法 | 令文句變得生動、幽默、風趣,使抽象事物變得容易理解,留下深刻印象 |
雙關種類
雙關種類 | 定義 | 例子 |
---|
諧音雙關 | 利用字詞的諧音達到一語雙關的效果 | 春蟬到死絲方盡。 *絲一方面是指蠶絲之外,還指思念 |
意義雙關 | 利用詞語的同義性達到一語雙關的效果 | 志士幽人莫怨嗟,古來材大難為用! *材大即是指古柏,又指有才之人 |
以上的修辭手法大全,有沒有幫助到你更好地認識中文修辭呢?修辭手法博大精深,種類繁多,如果要用得得心應手,修辭手法練習就必不可少!你可以嘗試在日常寫作中運用不同的修辭手法,一來可以令中文表達變得多樣,二來可以進行修辭練習,一舉兩得。不過當然最好經由老師或者中文寫作知識豐富的朋友檢閱,這樣才可以避免用錯修辭手法,提升修辭技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