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多人的眼中哲學是一成不變的,難以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。但事實真的如此嗎?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高速發展,對哲學的發展潮流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。面對著人類社會在二十一世紀獨有的特色,在了解哲學的重新定位和發展趨勢前,我們有必要認識當下哲學所面對的挑戰,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因應的發展趨勢。
目錄
哲學面臨的三大挑戰
1. 科技的高速發展
在二十一世紀中,科技可謂是日新月異,近乎每一年我們都被嶄新的科學技術顛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,其推陳出新的速度令人難以跟上。科技的突飛猛進,在令人類了解更多的未知以及擁有更多的可能性的同時,已到了能夠帶動人頻歷史發展的地步。
面對科技高速發展的局面,哲學必須加以面對、深思和整合,這樣才能令科技在發展的同時變得更為深刻,而不是停留在膚淺的層面。科技可以為人文與社會理想提供實現的方法,但必須要進行有組織性的思考、反省、啟蒙。
2. 過度以人為中心
在二十世紀的時候,無論是中國哲學,還是西方哲學,都極其注重以人為中心,例如現象學、存在主義、詮釋學、結構主義、批判理論、馬克思主義。這種現象造成過分探討、關注人或與人有關的研究主題或事物,造成對其他課題、研究對象的缺失。
但伴隨著人類社會的多樣化、多面性發展,哲學在研究的時候不能在只以人為核心,需要跟上歷史的潮流和脈絡,在不同的層面重新定位人。
3. 多元文化新脈絡
在全球化現象下,地球濃縮成一個地球村,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隔閡。在這種大背景下,多元文化交流成為了一種必然,每個地區、國家在處理內部事務時還須具備國際視野,不能只集中於地緣。因此,多元文化的視野、胸襟、交談成為了一種必要。
這種二十一世紀的基調,對於哲學來說亦是需要處理的一大要素,究竟要如何融合其中,排除過去歐洲中心、漢文化中心等單一文化中心的哲學觀,通向多元文化的哲學,是不可忽視的重大挑戰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