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五四文學革命中,由於大量文人雅士專注與西方著作的翻譯,在潛移默化之間為漢語帶來了新的活力,注入了富有西方語言色彩的語言元素,影響著中國文學創作以及日常用語。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演進,西方著作的翻譯成為契機,促使漢語跟隨時代進行轉變,增添了過去從未有的語言色彩,強化語言的表達能力。大家經常談到語言是活得,會伴隨著人類和社會發展而產生改變和進化,五四文學革命這個特殊時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證明了這一點。
目錄
1. 代詞的變化
中國代詞在以往並無性別之分,在文章中往往用「他」進行人物的指代,例如在《紅樓夢》中便是如此。在西洋語法的影響下,第三人稱代詞衍生出「他、她、它」以及複數形式的「他們、她們、它們」。這一點在《家》中便有所體現,如「她只得任由它們亂刺」、「你不能夠改變它」和「我也只得聽他的話」。在以上例子中,用了她、它們、它和他去指代鳴鳳、話語和老爺,比起過往一律用「他」進行指代,讀者更容易區分文章中所指的人物,有利於理解文意。這種在代詞上的變化,使文章表達更加清晰和明確。
2. 助詞「的、底、地」的分工和統一
在西方著作翻譯的過程之中,為了配合翻譯,出現了這三個助詞的分工。在《家》中便能找出這種助詞的分工情況,如「想起週報社的鬥爭」和「她的非常溫柔而略帶憂鬱的眼光留戀地看了他幾眼」。可見,「的」用於描寫性定語,「地」用於狀語。但在《阿Q正傳》中,全文只用助詞「的」,並沒有出現助詞的分工。可見雖然西方語法使助詞出現轉變,但在當時社會中並沒有完全普及。整體來說,這種助詞的變化有助我們區分句子的成份,讓人輕易找出句子中的描述性部份和狀語修飾動作的部份。
3. 無定冠詞的產生
在西方著作翻譯時,無定冠詞因對譯而產生,如「一個」和「一種」。在《阿Q正傳》便出現了無定冠詞的使用,如「彷彿他頭上的是一種高尚的光榮的癩頭瘡」和「幾乎全知道他有這一種精神上的勝利法」。這裡的「一種」使得阿Q的癩頭瘡和精神勝利法與別人的區別開來,顯示出那是特別的存在,只是屬於阿Q的。無定冠詞的使用有助于文意的表達,使讀者意識到當中的獨特性,在想像上留有餘地,增強表達能力。
4. 新興的聯合結構
在五四之前,形容詞成份和動詞成份不常用連詞進行連接,可是五四之後,利用連詞對兩者進行連接的情況變得普遍。在《家》中便能找到這種用法,如「然而他在各處都得到輕視和冷淡」和「在踐踏和輕視中長大的人」。當中的形容詞成份還有動詞成份便使用了連詞「和」進行連接。這種聯合結構,使得文句的整體感提升,減低句子中的斷層感,產生一種圓滿的感覺。
5. 新興的插入法
在五四文學革命當中,不少的作家在寫作時採用附註式的插語,如《阿Q正傳》中提及「不了這禿兒卻拿著一支黃漆的棍子──就是阿Q所謂哭喪棒──大踏步走了過來」和「明天用紅燭──要一斤重的──一對,香一封,到趙府上去賠罪」。在例子中,文章通過附註式插語對「哭喪棒」和「紅燭」添加了額外的資訊,使得文章中的人物更加具體生動,能讓讀者掌握充足的資訊,在心中重現場景。附註式插語補充額外的信息,單獨於正常文句的存在,以利用這種形式補充訊息,不必再另起一句進行說明,使得文句看起來不累贅。
6. 新興的被動式
過往漢語的被動式主要用在表達負面情緒以及不好的事情,但在《阿Q正傳》中不難發現被動句中不牽涉這種負面的表達,如「說是算被兒子拿去了罷」和「卻已被趙太爺回覆轉去」。可見被動式在文意表達上不再侷限在表達負面情緒或事件,大大拓展了其應用範圍。這種變化有助於作者靈活地改變句式,不必只採用直述句式表達文意,增強語句的表達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