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元曲譯文及注釋】嚴忠濟:天淨沙

寧可少活十年,休得一日無權

在那個以官為本位、以權為核心的中國古代社會,不知道有多少有志之士因為這樣而不得志。即便你順利踏上仕途,隨後在仕途中的勾結、權斗、利誘,不知道這會令多少人折腰,又有多少人秉持初衷而受到迫害。面對這一切的一切,嚴忠濟在《天淨沙》中奮筆疾書,寫下他對此的深刻體會。

1. 元曲原文

《天淨沙》

嚴忠濟(元朝)

寧可少活十年,休得一日無權。大丈夫時乖命蹇。有朝一日天隨人願,賽田文養客三千。

2. 注釋

  1. 天淨沙:越調常用曲牌,又名塞上秋。定格句式是六六六、四六,共五句五韻。頭兩句宜對仗,也有前三句成鼎足對的,適和用於抒情寫景
  2. 時乖命蹇:時運不佳,命運不好
  3. 乖:違背、不合
  4. 蹇:不順利
  5. 田文:戰國時齊國的貴族,曾做過齊湣王的相國,號孟嘗君,門下有食客數千人
  6. 三千:虛詞,表示很多人

3. 譯文

寧願意自己少活十年,也絕不能放下手中的大權一天。這就是英雄好漢時運不佳、命運不順時候的深刻體驗。如果有一天上天順從了我的意願,我將像當年孟嘗君田文那樣,大權獨攬,養活數千門客。

4. 賞析元曲

在中國古代,社會文化和價值觀是以官為本位、以權為核心。在這種大背景下,無可避免的會令好一部分人為了權而爭得你死我活,營營苟苟,不可終日。政治理論上應該是以實現生活為目的,是改善生活的工具、手段。但在這種價值觀的驅使下,政治往往變成了獲得權力的手段,權力才是最終的目的。

在這種官場、仕途中,對於有志之士自然是不利的。在嚴忠濟的《天淨沙》中,就正正表現了因為遭受了不公對待後的憤慨。作者任東平路行軍萬戶時,曾為當地老百姓和部屬排憂解困,具體是在向當地豪紳借貨錢糧,補還欠賦,從而使該路「治為清道治」。正因為這樣,引起當地豪紳的不滿,進饞言詆毀他,作者最終由此而遭貶罷官。罷官後,土豪劣紳們又立即向他「執文卷」討債。忽必烈得知這一情況後,才由內府代發還債。

「寧可少活十年,休得一日無權」這兩句作為嚴忠濟親身的經歷和體驗,可謂活生生地揭露了古代中國社會的現實,當權者擁有、主宰一切。在這兩句中,能夠深刻感受到作者對權勢的複雜思想感情。儘管如此,作者依然不想放棄在仕途上的發展,「有朝一日天隨人願,賽田文養客三千」表現出他對未來的寄望,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東山再起。整體來說,就這首元曲快人豪語,情意深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