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我們現在身處相對和平的年代,但實際上戰爭的因子仍舊在我們不自覺的地方湧動著。不要以為現在來之不易的和平是一種理所當然,若忘記去守護這份堆積在先人的犧牲才得到的寶藏,我們終究會再次被埋葬在硝煙之中。南宋時期,紛爭不斷,處於亂世中的陸遊對國家充滿擔憂,因而寫下這首《夜讀兵書》。
目錄
1. 宋詩原文
《夜讀兵書》
陸遊(南宋)
孤燈耿霜夕,窮山讀兵書。
平生萬里心,執戈王前驅。
戰死士所有,恥復守妻孥。
成功亦邂逅,逆料政自疏。
陂澤號飢鴻,歲月欺貧儒。
歎息鏡中面,安得長膚腴?
2. 注釋
- 耿:發出光亮照明
- 霜夕:秋天的晚上
- 窮山:人跡罕至的深山
- 萬里:虛詞,意思是指很遠的地方
- 戈:古代兵器,這裡泛指兵器
- 前驅:在前面奔走,作先鋒(《詩經·衞風·伯兮》:「伯也執殳,爲王前驅。」)
- 士:戰士
- 妻孥:妻子兒女
- 邂逅:偶然碰上
- 逆料:預料
- 政:同「正」
- 疏:疏闊、迁闊,即脫離實際
- 陂澤:地勢低窪蓄水處,這裡比喻惡劣的環境
- 飢鴻:比喩飢餓、流離失所的百姓。(《詩經·小雅·鴻雁》:「鴻雁于飛,哀鳴嗷嗷。」)
- 儒:讀書人
- 貧儒:作者自稱
- 膚腴:皮膚豐滿潤澤
3. 譯文
一盞孤零零的燈照亮了這秋夜,我在這人跡罕至的深山攻讀兵書。
我生平的願望就是去到那遙遠的邊疆,拿起武器作為前鋒保衛國家。
雖然戰死沙場對每個戰士來說都有機會發生,但我對只在家守着妻子兒女感到可恥。
是否能成就一番事業需要看機遇,要預料未來的結果為何,那就太脫離實際了。
百姓正身處惡劣的環境中困頓琉璃,我對歲月蹉跎感到憂心。
看著鏡中逐漸衰老的自己深爲歎息,究竟怎麼才能怎能使自己永不衰老呢?
4. 賞析《夜讀兵書》
這首宋詩《夜讀兵書》寫於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(公元1156年)秋天,是陸游年三十二歲時在家鄉山陰(今浙江省紹興市)居住時所作。在當時,南宋淮河以北地區已經被金人攻陷。面對強盛的金人,南宋朝廷為了自保只能採取妥協投降的政策,以換得一絲續命的喘息。
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,陸遊借事抒情,從「戰死士所有,恥復守妻孥」可以看出,陸遊明確強烈地表示自己有為國捐軀的決心,想要拿起武器趕到前線,驅趕金人拯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。其後的兩句「成功亦邂逅,逆料政自疏」,則更進一步彰顯這份決心的純粹,只是為國、為百姓,並非有身外名的考慮,這兩句更是被宋人劉辰翁讚爲「名言」(《精選陸放翁詩集》)。雖然在這首宋詩的前半段都雄心壯志,志氣滿滿,但到了最後的四句——「陂澤號飢鴻,歲月欺貧儒。歎息鏡中面,安得長膚腴?」,則回到了生活現實,自己終不能實現抱負,只能看著百姓受苦、國家凋零。對於自己在蹉跎歲月,因此感到深深的憂傷。